新房

筛选
当前位置:肇庆房地产网  > 楼市聚焦 > 肇庆楼市
分享到
微信扫码分享
房掌柜小程序端

房掌柜小程序端

点赞(0)
收藏

城中村里的拆二代:有人分出30套房 拿出80万元豪赌

来源:中国青年报  陈墨 肇庆房掌柜  2015-02-25 03:49:05
[摘要]71岁的陈光挥终于追上了郑州市城中村改造的脚步。2006年,郑州市政府提出“强力推进‘城中村’拆迁改造”,截至2015年春节前,老摄影师陈光挥在20多个城中村拍摄了不下5000张照片

  房屋推倒后的钢筋也有人来收,陈光挥再次到村里拍照时,发现捡钢筋的人,“有专门仪器探测,像扫雷一样。”

  眼前的残垣断壁和灰飞烟灭,更让老人意识到自己相机中留下的那些瞬间的价值。在他按下快门后不久,镜头里不少人的生活也就停止了:劳动服上沾着泥土的老头儿默默地坐在门口,最后一次收着从地里拔上来的花生,晾衣绳上晒着准备打包带走的被子;一些人家把子女的婚事提前举行,在房屋残缺不全的路边煮饺子,在搬空的房子里举行婚礼;穿迷彩服的老头儿坐在门口唏嘘了好久,他打工10年攒钱盖房,还没来得及装上门窗就要被拆了。

  址刘村各家拆下的木门被粉碎成木屑重新压制时,一捆捆木板正被吊车运到三环附近李江沟棚户改造区的建筑工地上,这里正在争分夺秒地建设造价近4亿元的“国际化”小区,几栋三十余层的大楼已经竣工,鹤立鸡群般矗立在路旁。

  陈光挥过来时,这条以前把李江沟村一分为二的小路,已立好一路公交车的站牌。由于少有人坐,公交暂未通车。戴着头巾、毛帽子的人们骑着电动车拉着大葱从这里经过。按照规划,这里将在2017年建好,为居民提供“一站式国际生活”。

  这些紧邻市区的村落,因郑州市区的扩张得以发展,变成了“拉大城市框架”中的“城中村”。如今,在城市化的进一步推进中,他们又必须在“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力度”中消失。

  “不拆时没这事,一拆就全出来了”

  现在租住在陈光挥家小区的送水工,以前是李江沟的村民。他面色黝黑、不善言辞,“原先在现在中原启福(小区)那儿种地,种白菜萝卜,从来没想过打零工。”他“没地种闲不住”,前段时间在李江沟正在建的高档小区帮忙装车。只是很难有人会想到,这个高档小区里有6套房子写着这个装车工的名字。

  “6套房不算多,我们村有人家分了30套呢!”跟陈光挥住同一小区的罗老头说。2010年罗庄被拆后,他搬到这里住。

  他说的那户人家,给女儿1套房、老两口留两套、剩下27套都分给了两个儿子,“可孩子又要问了,爹妈死后房子给谁啊?”

  “亲兄弟、父子间争房产,每个村都有这种情况。”陈光挥拍摄的照片中,村民们在指挥部排着队等待协调解决纠纷。有的兄弟姊妹“未雨绸缪”,让硬朗的老父亲当场立下遗嘱;有的儿子“调虎离山”,骗母亲回家取身份证,趁机把她名下的房子落给了自己。

  “不拆的时候没这事,一拆就全出来了!”老罗痛心疾首地感慨。

  他们没有太多时间与以往的生活作别,借着城市扩张的雄心,让原来“穷得裤子都穿不上的人”突然有了资产。“5天多了7辆新车”,址刘村拆迁时陈光挥“特意数的”,参加过拆迁的工作人员笑说“应该在赔偿组旁边开个4S店”。

  与陈光挥赶在拆迁前忙着拍照不同,人们赶在拆迁前夕紧锣密鼓地“创造美好生活”。他们雇来专业的“建房突击队”,一夜之间在原来的三层小楼上再起一层。这些只有红砖的建筑和原来的房屋一起,被6辆轰鸣着的挖掘机尽数扒倒,留下一地瓦砾。

分享到:
责任编辑:王慧

转载或内容合作请点击转载说明,违规转载法律必究。
楼市爆料寻求报道,请点击这里
文章内容仅供参考,不构成投资建议,也不代表房掌柜赞同其观点。

新闻排行

新闻推荐

  1. 1海关助力肇庆首艘自主品牌游艇顺利出口RCEP国家
  2. 2肇庆高要区新推5宗商住地 计划6月14日拍卖出让
  3. 3肇庆举行形式多样的生物多样性系列宣传实践活动
  4. 45.16肇庆家政日,肇庆市家政服务产业园首批10家企业入驻
  5. 5制定“新举措”盘活村级集体经济“旧账本”
  6. 6肇庆的“五一”假期短途游+露营火了一把
  7. 7肇庆首批岭南书院流动书柜启用
  8. 8最新!鼎湖多所新学校建设进度来了!
  9. 9“云上广交会”开幕 肇庆63家企业参展
  10. 10云签约项目11个总投资134亿元!肇庆举行2022年首批产业招商项目签约

楼盘推荐

视频推荐